01
Papi酱之前在节目上提出的关于#人生最重要的排序#,话题总是热度不断。
自古以来,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就很重,上要孝顺父母,下要爱护幼小,夫妻要和睦,祖祖辈辈承袭这个传统,常常是把自己放在最后的位置。
前段时间我们的海外首席情感导师Jay Bills接受采访时,服务老师借此问了西方人对这几个角色又是怎么样排序。
▲Jay Bills老师有关于人生排序的访谈
Jay:“在西方,大部分人也是自己>伴侣>孩子>父母这个排序。”
首先自己对于本身来说是最重要的,其原因不言而喻。
随着时代的进步,你会慢慢发现,只有照顾好自己,才能去爱护身边的人。
卓别林在《当我开始爱自己》中这样写道:
当我开始真正爱自己,我才认识到,所有的痛苦和情感的折磨,都只是在提醒我:活着,不要违背自己的本心。这叫真实。
当我开始真正爱自己,我才懂得,把自己的愿望强加于人是多么无礼,这叫做尊重。
当我开始真正爱自己,我不再渴求不同的人生,这叫做成熟。
当我开始真正爱自己,我才明白,我其实一直都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,这叫做自信。
这大概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始终把自己放在第一位的原因吧。
每个人自我陪伴的时间最长,自己的人生需要自己度过,只有懂得如何爱自己,才能更好地为别人带来幸福。一旦你不将自己放在第一位,其实就是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放在了不平等的位置。
02
很多人可能会把孩子或者父母放在比伴侣靠前的位置
其实只有稳定和睦的伴侣关系才会有好的亲子关系。
有网友说:
我妈一直说“都是为了你,才没有离婚”。这种压力无时无刻都在折磨着我,让我觉的我的出生就是一种错误。
总有父母固执地相信“只有完整的家庭才能带给孩子幸福。”
明明存在很多不可化解的矛盾,却所谓的“为了孩子”一再忍让。
宁可在后半生彼此消耗,也不愿痛快选择离婚;宁可针锋相对,也不愿给彼此一个自由。
又有多少孩子为此买单呢?
其实孩子是最敏感的,你们彼此冷漠的眼神,你们强颜欢笑的话语,你们喋喋不休的埋怨,会令孩子感受到压力和压抑,会令他们产生不安和恐惧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这种压抑、不安、恐惧会被放大,不仅容易出现叛逆、冷港,一旦超过孩子的承受极限时,就会造成极端的后果。
王菲与李亚鹏离婚后,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关系
每年女儿李嫣过生日时,这对离婚夫妻必然合体,共同为女儿庆祝生日。
姿态优美,气氛和谐。
虽然李嫣生长在一个单亲家庭,并且身带残缺,但依然活得快乐自信,多才多艺,不仅当起了模特走上了秀场,还开了个人画展拍卖出百万的天价。
孩子的快乐与家庭完整无关,孩子的成就也与父母是否离婚无关。
心理学家阿德勒曾说,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,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。
何谓幸运?
从小在有爱的环境中成长,家庭和谐父母和睦,才能塑造孩子健全的人格。
假如夫妻关系破裂,那么勉强在一起,只会带给孩子更大的伤害。
没有爱了,就请分开,别以孩子为借口,你的牺牲只是一厢情愿,你的忍耐只是自以为是。
孩子不仅需要父母的爱,他也需要父母的互爱带给他的幸福感。父母恩爱才对孩子最好的疼爱和保护。
03
和Papi酱一样,父母在西方文化中一般是放在最后的。
因为他们的父母就像他们所教育孩子的那样,比较独立,不会过多的依赖孩子。
孩子们通常在大学毕业之后就会搬离家里,踏入社会自立。
不过没有住在一起,并不代表亲子关系疏离。不少人会经常打电话给父母,关心他们的生活。
之前去国外旅行时,遇到个国外的老奶奶,她老伴过世后,仍然独自居住,一个人经营着家中的民宿。而她的两个儿子就住在附近,孙子也会不时来和奶奶聊天。甚至连已经离婚的前媳妇,都经常来找奶奶喝咖啡。
如果父母年事已高,生活难以自理,那孩子们也会就近照顾。
因为一般来说父母都不希望离开自己熟悉的家里,不过现在人们都很注重健康、健身,大多七八十岁都很健壮,活动自如。
中国人常说养儿防老,而在西方文化中,更多的是各自独立生活,也同时彼此关心。
最后分享一段很喜欢的话:
亲爱的,你要搞清楚自己人生的剧本——不是你父母的续集,不是你子女的前传,更不是你朋友的外篇。对待生命你不妨大胆冒险一点,因为好歹你要失去它。如果这世界上真有奇迹,那只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。
不管你现在是处于哪个角色,你永远要记得,留一份爱给自己。